MCPLive > 杂志文章 > 龙争,虎斗 金秋重磅新机大乱斗

龙争,虎斗 金秋重磅新机大乱斗

2013-12-05刘朝《微型计算机》2013年11月上

虎斗

虽然iPhone 5s与iPhone 5在外观设计上毫无新鲜度可言,但依然无法掩盖它是目前工艺为精湛的机型的事实。虽然iOS 7采用了被戏称为仿Android的扁平化设计,但依然无法掩盖它是好用的操作系统的事实。现在,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看看vivo X3这款可以说工艺为出色的机型和酷派8750这款性价比极高的5.5英寸超大屏机型与iPhone 5s的距离。

薄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iPhone 5s、vivo X3、酷派8750的薄度控制均在同一个水平内,但依然有高下之分。iPhone 5s看起来厚,但是边缘处理得非常精湛,视觉效果很棒。vivo X3看起来薄,纤薄的机身很有吸引力。8750其实厚度与iPhone 5s相当,不过弧度处理从视觉上看更加薄而已,边缘的银色装饰条有效提升了档次感。

功能键区

所有Android机型的功能键区部位的辨识度都比较低,vivo X3与8750看起来几乎一样,细小的区别仅在于三个按键标识字体和印刷的不同,就连排列都是一模一样的。另外,这种独立设置的功能键区值得赞赏,比Google标准的虚拟功能更容易操作,也不会占据本就很有限的屏幕空间。这一点值得所有Android机型学习,特别是现在还在坚持使用虚拟按键的极少数厂商。iPhone 5s的Home键增加了一圈银色亮边,看起来更加醒目。


功能键区

背部处理

iPhone 5s的背部与iPhone 5一样,采用了三明治的结构,中间大片区域是磨砂金属,不管是视觉上的质感还是触摸的触感都很棒,上下两端则是玻璃材质。因为颜色的不同,看起来整体感不如iPhone4S。vivo X3背部也是三段式设计,但与iPhone 5s不同的是,X3采用了三段同色处理,整体感要强一些。酷派8750是标准的“三星范”,质感肯定不如前两者的金属材质了,但优秀的烤漆工艺看起来也并不显低档,触感也很温润。


背部处理

接口部位

从接口的处理上来看,iPhone 5s就要领先太多了,受话器与扬声器部位是精密的圆孔,分布规整,就算是有轻微强迫症的我看来,也非常满意。耳机与数据接口都用金属进行了装饰,虽是一个小细节,也可以看出苹果是何等的精益求精。相较而言,X3与8750接口上并没有任何的装饰,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到内部粗糙的接口。

系统UI

iPhone 5s

iOS 7虽然在界面上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好用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顺滑的操作与灵敏的触控,让iOS 7的使用体验非常棒。至于说大的变化,恐怕还是能够在任何界面上通过手指由下向上滑动呼出的控制中心了。控制中心内置了常用功能的开关,这是iOS用户眼红Android用户多年的功能,它也确实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iPhone 5s

vivo X3

X3的UI设计相对比较简洁,图标全部为方块状,即便是第三方程序安装之后,也会加上一个方块底,这样看起来像是多了一圈,显得不太美观。值得赞赏的是,X3的UI结构摒弃了二级菜单设计,与iOS类似,X3只有一个一级主界面,所有的应用安装之后就留存于这个界面当中。我们可以直接在这个界面启动任何应用,或是在这个界面当中通过文件夹的形式对应用进行整理归类。

vivo X3

vivo X3

酷派8750

8750使用了一套被称作CoolLife UI4.2的界面,锁屏画面被放上了一个大大的美女,真是深得宅男心。8750依然采用了复杂的界面结构——横轴移动的主界面+二级菜单界面,在操作上显得更加复杂。这相当于一个桌面的概念,所有的应用都在二级菜单界面里,我需要将常用的应用图标移动到主界面(类似桌面)上,否则每次启动应用都需要到二级菜单里去找。另外,或许是性能方面的限制,8750的界面移动起来略显生涩,与iPhone 5s的流畅相比有一定差距。

酷派8750

酷派8750

性能与发热量测试

诺基亚Lumia 1020

Lumia 1020采用了高通骁龙S4处理器,主频为1.5GHz,性能表现并不是强项。不过鉴于Windows Phone 8封闭生态系统的设定,Lumia 1020还是有着不错的流畅表现。唯一的遗憾在于,较弱的处理器性能,让Lumia 1020在相机启动速度上有些不理想,这多少影响了拍摄的整体体验。另外,我们通过多平台测试软件GFX Bench的测试数据来看,180的成绩与MTK四核机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发热方面,Lumia 1020在经过20分钟左右的高负荷运转之后(室温22摄氏度),机身发热较为明显。机身正面热量分布比较平均,高温度在36摄氏度左右;机身背部热量主要堆积在摄像头区域外围的右侧,高温度达到了42.5摄氏度。

诺基亚Lumia 1020

GFXBench的成绩为180

正面热量分布图
正面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索尼Xperia Z1 L39h

Z1采用了目前顶尖的硬件配备,我们用3DMark对它进行了测试。3DMark的Ice Storm和Ice Storm Extreme项目均发生了得分溢出的情况!这确实有些令人吃惊,意味着Z1的硬件性能已经超过了3DMark这一版本的设计性能。当然了,从3DMark软件内排名来看,目前的冠军依然是高通骁龙800 MSM8974(支持LTE)处理器,Z1所采用的MSM8274(不支持LTE)在性能上应是一致的,略微的差异可以理解为误差。看来,高主频、先进的架构,的确是可以在测试软件上得到不少优势的。

发热方面,顶级配置自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发热量大是必不可少的。在经过20分钟左右的高负荷运转之后(室温22摄氏度),Z1机身正面高温度达到了43.5摄氏度,好在热量堆积在机身上方,对握持的影响还不算大。Z1机身背面的高温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4.2摄氏度,同样的,热量也堆积在机身上方,对握持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3DMark的成绩为16887
3DMark的成绩为16887

正面热量分布图
正面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苹果iPhone 5s

iPhone 5s配备了智能手机当中的第一颗64位处理器A7,性能上相对于iPhone 5跃升了一大步。我们同样采用3DMark进行测试。3DMark的Ice Storm测试iPhone 5s同样出现了溢出现象,在Ice Storm Extreme测试中,iPhone 5的得分是3066,iPhone 5s则达到了8053,提升非常显著。当然,即便软件测试性能超越再多,作为邻近的迭代产品,在实际使用当中,得益于iOS封闭生态系统的有力控制,我们实际的体验几乎没有差别。

发热方面,iPhone 5s再也无法保持iPhone 5卓越的表现,整个机身发热明显。不过与其他阵营相较,还是属于优秀级别。不管是机身正面还是背面,高温度都被控制在了38摄氏度以下(室温22摄氏度),并且热量分布比较平均,不适感不算太强。

3DMark的成绩为13739
3DMark的成绩为13739

正面热量分布图
正面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vivo X3

X3采用了一颗MTK四核处理器,在性能测试当中自然表现不算抢眼。我们采用3DMark来进行测试。3DMakr的Ice Storm Extreme得分为1889,这与Z1得分溢出的情况相比还是差距悬殊。但回到实际体验上,X3与顶级配置的Z1之间在日常使用上的差别并不算大。所以说,针对智能手机的软件测试大家看看就好,体会下硬件技术的进步,但不必太过当真。

发热方面,X3因为机身太薄,出现了正背面热量堆积在同一处的现象——机身正面的左上角。虽然高温度达到了43.5摄氏度,但因为热量辐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不影响使用,而背部的热量控制就比较好了,跟iPhone 5s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DMark的成绩为3182
3DMark的成绩为3182

正面热量分布图
正面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酷派8750

8750采用了Marvell的四核处理器,在实际表现上要略逊于MTK四核处理器。虽然我们仍旧使用的同版本3DMark进行测试,但它完成测试过程比较艰辛,我甚至一度认为机器已经死机了。不过好在日常使用上,除了界面移动略微生涩之外(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优化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发现由此带来的非常明显的短板。

发热方面,较低的性能自然有一定益处,8750的机身正背面温度均没有超过40摄氏度,且热量都堆积在机身上部,对握持舒适度的影响不大。

3DMark的成绩为2295
3DMark的成绩为2295

正面热量分布图
正面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背部热量分布图

写在后

我们先来讲一讲通过实地测试得到的一些收获:

·诺基亚Lumia 1020依然是目前拍照强的智能旗舰机型,没有之一。

·索尼Xperia Z1 L39h是目前拍照第二强、性能第二强的智能旗舰机型,看起来似乎略弱,细思之下,双料亚军实则非常强大。

·vivo X3的工艺水准至少在普通人的第一印象看来,已经与iPhone系列差距甚微。这就足够——挺有面子了不是么?两千多元还想怎样?

·酷派8750找到了一个刁钻的点:2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很多,但屏幕比8750大的分辨率没它高,分辨率跟它一样的屏幕没它大,分辨率跟它一样屏幕比它大的又是山寨机……所以你看,8750是多么精准定位的产品。

·iPhone 5s性能比iPhone 5强了很多,但很遗憾日常使用感受不出来(发热量还增加了不少)…iPhone 5s夜晚拍摄的抑噪能力比iPhone 5强了很多,但只是差与较差的区别……在Touch ID应用匮乏的现在,iPhone 5s大的优势就是推出了土豪金,生生捧红了一个颜色,这是多么厉害的格调。

我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智能手机产业在中国进入了消费者与技术双重主导的时代。或许把金秋众多Super Star全部测试完毕再来下这个结论比较稳妥,不过没有关系,没有测试到其他机型我们也可以就宣传点来进行一番分析。

先讲消费者,智能手机产业牛逼的苹果曾经表示(或许是乔教主的个人想法),消费者自己并不知道需要什么产品,而我们要用一款精彩绝伦的产品去告诉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是这样的。典型的厂商主导市场,也确实取得过瞩目的成就。现在呢?iPhone 5c的惨败、超大屏的浪潮已经证明,市场的主导权正在理性地回归到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需要超大屏,于是超大屏从千元级覆盖到了五千元级的所有价格区间;消费者需要自拍好,于是前置摄像头从100万像素级一跃到500万像素级甚至旋转式摄像头;消费者需要边框窄,于是各大旗舰边框一个比一个做得窄,还作为主要卖点进行宣讲;消费者需要续航强,于是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电池容量2000mAh起跳直至3000mAh以上;消费者需要物美价廉,于是先进的四核架构也开始在千元级机型当中出现……

在这个转变当中,令人惊奇的是,国产品牌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反应为快速,各种针对性的机型层出不穷,而国际厂商似乎有点反应迟钝,但他们也在进入技术主导的时代。CMOS技术在智能手机当中的进步,带来了诸多以拍照作为主要卖点的机型,诺基亚的4000万级像素拍照手机,HTC的超像素技术,索尼的2000万级积层型传感器,都成为一时之热点;处理器技术的进步,带来一系列性能超强的机型,比如目前性能强的高通骁龙800系列,在著名的全平台测试软件GFXBench当中的排名,已经逼近甚至超过英特尔HD Graphics 3000显卡!材料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多变的机身设计,金属、玻璃、塑料甚至纤维材料或轮番上阵或一起上阵。

或许苹果及其iPhone系列尽显疲态,但这恰好给了其他厂商以空间,高歌猛进;或许整个产业创新乏力,但这恰好让一些用心之作更加鹤立鸡群,光芒四射;或许消费者要求越来越苛刻不好伺候,但这恰好让一些企业用心推出让人惊叹的产品,活力四射。“这是一个坏的时代,也是一个好的时代”。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